幼儿园孩子打架怎么办?父母要明确以下四点
孩子在幼儿园经常会出现打架事件,对于如何处理这类事情,父母们态度各异,分为以下两个派别。
“忍让”派:不能以暴制暴
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父母都表示自个的小宝挨过别的小宝打,班里甚至有一些专门欺负其他人的“小宝王”。有父母认为不应当教小宝“以暴制暴”。小宝拒绝‘动手’未必就是懦弱,而是善良的表现,作为父母这个时候不能责备他,而应当认可他。动手处理不了问题,这样你打我,我打你,最后受伤也是小宝。小宝对父母来说都是婴儿,伤了谁都不好。
“反击”派:挨打了就要打回去
网友:“闺女语宝儿前几天从幼儿园回来,说有个小朋友(男孩儿)用手故意打了她脸一下,我问她还手没有,她说没有还手。我说那你别跟我说,以后在外面受了欺负,记住要还手,打不打和打不赢是两回事儿。打输了回来,我向你检讨,是爸爸我授艺不精,咱以后继续练;打赢了回来我给你庆功,别干那告状打小报告的事儿,闺女也不知道听没听明白,反正特认真地对我说好!
以上两种观点曾经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烈讨论,但是还是争执不已。孩子打架是经常出现的事情,相信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有所经历。国家心理咨询师表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他们世界的游戏规则,成人不要用自己的规则去“掺和”孩子的世界。对于孩子之间的斗争,父母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以下几个方面:
1.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2.教导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对比双方战斗力,以及老师的态度,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还是去请大人帮忙。
3.如果形式决定必须还击,一定要注意分寸,不可伤害他人的要害。
4.不可主动攻击、伤害其他小朋友。在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时候要做到宽容。
“打架看似小问题,却影响孩子性格成长,家长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孩子当‘羊’,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儿童教育专家认为,不能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看待此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成长,父母担任正面引导的作用即可。
相关资讯
- 谁说怀孕就禁欲 真人示范6大AA姿势安全又爽呆 (75980)
- 存在:迷失的童年 (转载自于燕臣) (30636)
- 【科普贴】谈一谈姨妈巾的前世今生,说一说那些我们用过的姨妈巾 (20516)
- 【存在】孩子们的冠军梦——转自柳涛 (19397)
- 1岁宝宝也赚钱 萌娃代言照每张高达1500 (16091)
- 4-12个月宝宝的辅食之旅 (12449)
- 女婴玩牙刷摔倒 牙刷头戳进口腔7个月后才被发现 (9920)
- 男婴产检正常出生却无右手 官方称产检不含手足 (9561)
- 无证女司机驾车3次碾压2岁女童 称别说我开的 (9184)
- 日本超酷炫幼儿园 在玩耍跌倒中学会生活 (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