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教儿子的阳刚之气
网络上一个很流行的词语叫“伪娘”,快男选手刘著以其女性化的装扮及言行曾引起了舆论的广泛热议。“这个世界真疯狂,好好的一个男孩子竟然打扮成这样。”如果你是一位儿子的妈妈,如果你的孩子常被误认为女孩,如果你还因此引以为自豪,这可要留个心眼,特别注意宝宝性别观念的发展。其实,父亲更是宝宝的明“性”片。
父亲是给宝宝的一张“明性片”
中国的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孩子跟爸爸的相处时间很少,受到家庭女性成员的影响比较大。因而父亲的角色会受到弱化,男孩从小在女性较多的家庭中成长,通过模仿复制来完成自己的性别认同,缺少男性的榜样,慢慢变得有些娘娘腔,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宝宝的性别认同渐渐定型,即使在后台与男性相处过程中,这些行为也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作为父亲,需要找机会塑造孩子的“男子汉”气概,以实际行动告诉宝宝作为男孩子应该怎么做,“男孩子应该天不怕地不怕”“男孩子应该坚强,不轻易掉眼泪”,当他有了一个明确的性别意识之后,他们会寻找一个男性偶像进行模仿。
总之,父亲在男孩性教育问题上不能缺席。“教男孩有男子气,教女孩更细心”,毕竟没有一个父母希望孩子被笑称为“伪娘”或“春哥”。
爸爸多陪伴,“灌输”儿子阳刚气概
爸爸在男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一些陪伴,也是预防措施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男孩子,爸爸要经常参与到教养的过程中,让男子汉的榜样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
从小要把长大了做大事的英雄气概注入孩子的潜意识,特别是对于男孩子,如果我们希望他将来能有所作为、成大业,那从小就应该帮助他立下大志。
怎样才能让宝宝想远离“伪娘”
1、名字别给宝宝性别错位观
路路妈怀孕时特想要一个女孩,因而给他改了一个水灵的名字。3岁的路路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皮肤很白,看起来特别的秀气,常常被误认为是女孩。刚开始璐璐妈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可时间长了,发现路路有些行为有些“娘”, 说话慢条斯理,动不动就爱哭,高兴的时候那撒娇劲像极了女孩子。
分析:路路妈因为喜欢女孩而给宝宝起了一个较为中性的名字,父母所期盼的性别或者偏向的性别会有意无意的传达给宝宝,影响孩子的性自认,因而会导致长大后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变。
其实,孩子的性别教育与人格教育同样重要。父母从一出生开始就应该为TA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名字陪伴孩子的一生,是宝宝走向人生的第一步。除了给TA传达一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之外,也不能在性别上有任何混淆。
2、父母语言要贯穿宝宝性教育
林丹的宝贝儿子一岁了,长得白白嫩嫩,抱出去经常会被误认为女孩子,邻居阿姨连连称赞他以后是个美人胚子的时候,宝宝居然嘟起小嘴,不高兴了,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他听懂大人意思了?
分析:很多家长认为,孩子2-3岁根本没有性别意识,没有必要早早的对他们进行性别教育。其实宝宝的性别观念很早就形成了,在18个月的时候他们就能分辨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到了两三岁时,就能很好的认同自己的性别观念,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就会形成持久并且稳定的性别认同感。家长应该在日常的语言中让孩子对性别产生一种自然的认识,告诉TA你是“男孩子”、“女孩子是这样的”诸如此类的区别,让孩子顺利完成性别认同。
3、衣着要认定宝宝性特征
“伪娘”刘著2岁的时候就开始喜欢穿女装,衣服稍稍有点不干净就要洗,比同龄的孩子更爱美。到了初中喜欢留长头发,打扮也越来越女性化了。带他去测过染色体,一切正常。
分析:三岁看大,十岁看老。家长应该把性教育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包括衣着、玩具、用品、发型等外表特征的性区别。在这种外表的潜移默化作用中可以使宝宝逐渐熟悉自己的性别角色。父母不应在孩子性别上开玩笑,给他们穿不符合性别的衣服,玩不符合性别的玩具,以免影响宝宝进入正确的性角色。
相关资讯
- 孩子从5岁开始学写字最好 (23688)
- 1-5岁孩子的身高体重标准 (16184)
- 小孩几岁开始换牙 (15644)
- 冬天宝宝的脸蛋为什么容易红 (8849)
- 玩具也能成为宝宝的启蒙“老师” (8742)
- 15策略应对任性的宝宝 (7827)
- 宝宝不同特长的最佳学习年龄 (7338)
- 要给幼儿培养晨起排便习惯 (4525)
- 孩子新入幼儿园的不同反应 (3892)
- 家有学龄前儿童 注重眼睛健康 (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