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孩子坚强起来
导读: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一个经得住挫折的良好心理,没有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任何人都是站不住脚的。而很多孩子由于父母的溺爱变得越来越经不住考验,因此,尝试在早期教育中用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坚强起来是让宝宝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开始。 事件回放:星期一的晚上,四岁的婷婷和妈妈一起下跳棋,妈妈很快就把自己的棋子挪到了自己的战地上,很明显 已经遥遥领先了。这时,婷婷突然大哭起来,说自己输了,在也不肯继续下棋了,任妈妈怎样劝都没有办法。而且婷婷还说自己没用,说自己以后都不想下棋了!事 实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已经不止一次了,婷婷和小朋友的交往并不是很理想,因为她在游戏中经常一输就哭,久而久之,小朋友再也不喜欢喝她一起玩了。 事实上,像婷婷这样的小朋友不止一个了。由于在家中父母总是依从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父母又特地请老师们要“关照”好自己的孩子,很多老师们也 只好就由着孩子们的性子,孩子们自然就以为别人什么都应该听他的,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便会感到恐惧不安,一些孩子会用哭的方式放弃进行的活动,而另一 些孩子可能会采用暴力或其它极短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孩子们选择怎样的方式,这些负面事件都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甚至可能是心理疾病之始 源。 毫无疑问,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已经成为早期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了,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让孩子拥有坚强的心理品质呢?正如上面发生在婷婷的 事情一样,孩子们总是在游戏中流露出自己的畏难情绪,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游戏作为一种训练幼儿心理素质的重要的手段。游戏作为幼儿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的一种 特有的教育手段,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它对幼儿智力、社会性、情感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也最能调动幼儿的积 极性,因此,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怎样开展呢? 第一,利用榜样的诱导的作用 幼儿最喜欢模仿,也是容易受暗示。父母或者教师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名人坚持不懈的故事会让孩子树立对这些名人坚强品质的敬重之情。那么,如 果在游戏中幼儿遇到麻烦又开始退缩时,家长们就可以拿出这些名人的例子来鼓励自己的孩子。当然,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以表现好的幼儿作为榜样, 但是一定要注意说明为什么把这个幼儿作为榜样,教师可以说,“你看,某某小朋友输了,可是她有没有哭啊,她又继续参加了,因为她只要坚持不懈,最后总会赢 的。”社会学家班杜拉把榜样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那么,在利用游戏培养幼儿坚强心理素质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榜样的作用来激励孩子。 第二,创设“困难”游戏情境,让幼儿接受“磨练” 幼儿接触的人和事情相对较少,不是所有的困难情境都能遇到,除了家长和父母要抓住游戏时机进行教育之外,也要创造更多的“困难”情境让幼儿去适 应。因为主动创设的“困难”情境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情境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程度的不同来创设,比如,让三岁幼儿独自去选择游戏玩 具,为四岁幼儿设置“障碍”训练,让五岁幼儿在野营中独自包饺子等等。这样的“困难”情境可以依照场地而变化,而在家中,父母就可以从让孩子完成一些有难 度的家务活开始。总之,在这样的“困难”情景中,孩子才会一步步懂得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退缩。正如教育家陈鹤琴所倡导那样“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 步”。 第三,用鼓励让孩子充满信心 六岁之前的幼儿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自我评价体系,他们的评价是建立在教师及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基础之上的。如果成人对孩子的失败总是批评,那么孩子 便会处于一种消极的自卑感之中。相反,我们提倡在家长或者幼儿老师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当孩子遇到困难且退缩时,那么鼓励便是最好的精神支柱了。幼儿只 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言语鼓励,“你已经做得很棒了,如果坚持下 去,就更棒了。”也可以采用行为鼓励,比如让孩子在游戏中互相交换角色,让孩子体验成功与失败的心理变化,懂得成功和失败只是暂时的。当然眼神鼓励也很重 要,当孩子害怕困难的时候,他需要的可能就只是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教育者最应该为孩子做的就是为他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评价。让孩子坚强,首先就让孩子有信心去迎接困难。 总之,游戏这种训练幼儿坚强心理品质的方式存在于一日生活的所有环节之中,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将会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便坚强起来。而需要的,只是我们成人的一份坚持而已。
相关资讯
- 孩子从5岁开始学写字最好 (23700)
- 1-5岁孩子的身高体重标准 (16192)
- 小孩几岁开始换牙 (15654)
- 冬天宝宝的脸蛋为什么容易红 (8859)
- 玩具也能成为宝宝的启蒙“老师” (8750)
- 15策略应对任性的宝宝 (7829)
- 宝宝不同特长的最佳学习年龄 (7343)
- 要给幼儿培养晨起排便习惯 (4528)
- 孩子新入幼儿园的不同反应 (3893)
- 家有学龄前儿童 注重眼睛健康 (3260)